最新目录

论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问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相继的对于身体健康也越发的重视。人们更加关注新兴起的健康旅游消费模式。本文先根据研究背景及国内外森林康养的研究概述来分析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相继的对于身体健康也越发的重视。人们更加关注新兴起的健康旅游消费模式。本文先根据研究背景及国内外森林康养的研究概述来分析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等优势提出人们、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基础设施滞后、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并列出相应的中医药与森林康养结合、提高基础设施、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来完善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康养旅游,使其有明朗的发展前景。

一、研究背景及概述

1.研究背景。

由于当前人们对城市大自然环境生态保护的重视意识严重欠缺,我们所正在面临的的自然生态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作为我们自然生存环境的中心城市其自然生态系统也因此遭到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再次之当今社会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压力的日益加大、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亚健康患病人群普遍患病增多等多种因素而致使城市森林康养旅游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人们的广泛青睐。人们对森林康养旅游还没有一个合理的概念意识,所以说新疆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旅游更是如此。

2.国内外森林康养研究的概述。

森林康养在国际上的发展比较早,范围也比较广,发达国家占的居多。德国是国际上最早发展康养旅游的国家。康养在德国又可以叫做“森林医疗”,可以为发达国家的贫困居民家庭提供基本的基础医疗保障。日本林野厅于1982 年3 月首次明确提出了使用森林浴。在韩国学者深入研究探讨循证林在森林保护康养中的益处并将研究结果及时提供社会给国民公众,使得广大国民公众能能够更好的参与进行循证森林保护康养公益活动。我国的现代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虽然相比较国外而言起步晚,但“森林康养”在国内外已引起广泛社会关注,森林康养释放出广阔的产业市场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商业机会使得各地相继主动开始积极探索发展森林康养,大力发展现代森林生态康养相关产业。

二、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乌苏地区是新疆国家旅游业总体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中作为规划重点正在建设的我国东西两环线、南北两环线两个发展黄金期旅游线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距乌苏市、奎屯市、独山子区在100km 以内,距乌鲁木齐、那拉提草原均在200km左右,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均具有景区距新疆景区首府乌鲁木齐较近的突出位置优势,区位位置优势明显,潜在中外游客客源数量大。

2.优美景观和风格多样的景点。

新疆乌苏佛山雪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拥有秀丽宜人的花海,有气势磅礴的昆仑雪山余脉山峰和茂密的原始森林,也是拥有壮丽俊美的怒江河流,公园由贵州待甫寺高僧、巴音沟、乌兰萨德克湖三个省级旅游景点风景区共同组成,这三个自然景区各具特色互相组合合在一起也就构成了中山公园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

3.空气质量优良野生物种丰富。

每年夏季公园内的年平均气温最摄气温5℃左右,在冬暖夏凉时最适合夏季避暑,气候凉爽湿润宜人;巴音沟平均海拔100m,野菜、野菇、贝母花为园内优产森林绿色观花产品,空气质量良好。公园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位置、气候和自然土壤条件使这里自然汇聚了大量的动植物,目前已经确定的野生植物800 种,其中每年开花的野生植物就大约有600 多种,植物主要品种有全世界十大名贵松树天山雪岭山白云杉、樟子松、落叶松、桦树、天山的

蔴野花楸、萱 、野芹菜、野葱、荠荠菜、野椒蒿、野薄荷、蘑菇、鹿茸菌、羊肚菌、党参等蕨类动物大约有10 多种,还有关野雪豹、狍鹿等,鸟类动物多达30 多种。种类繁多的野生物种不仅拓宽了当地游客们的观赏视野,也增长了人的见识,更好地满足了人的好奇心。

三、发展国家森林公园康养生态旅游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康养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满足不了群众需求。

乌苏佛山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康养产品不仅分类较少,而且开发针对性明显不强。惊险刺激的项目和养生疗养的项目没有合理的布局规划。而且针对中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的旅游产品开发比较稚嫩,不同民族需要的旅游产品也没有开发,所以在这个少数民族居多的地区更要开发和满足适合少数民族的旅游产品。

2.人们的认知度不够,影响其继续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shzyydxxb.cn/qikandaodu/2021/0121/479.html



上一篇:基于中药行业的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下一篇:中医药产业发展SWOT分析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